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燃烧的条件”实验中,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1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碎片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D(填字母).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3)如果某家庭用的是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8、C4H10、C3H6、C4H8),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泄气报警器(如图2所示).报警器的位置应按乙
(填“甲”或“乙”)图安装.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单位:g)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M
反应前质量601114
反应后质量124519x
①x的值为0.
②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6H2O.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可能是AC(填字母).
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乙酸(CH3COOH)             D.乙醛(CH3CHO)

分析 (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
(3)可以根据燃气的性质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5)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1;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 解:(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填:乒乓球碎片;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故选:D.
(3)因为罐装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报警器应该安装在比较低的地方.故填:乙;
(4)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60+1+1+14=12+45+19+x,则x=0;故填:0;
②该反应可表示为:M+O2→CO2+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且与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同,则碳元素的质量为:(45g-1g)×$\frac{12}{44}×100%$=12g;氢元素的质量为:(19g-1g)×$\frac{1×2}{18}×100%$=2g;12g+2g=M的质量,则M中不含氧元素,设M的化学式为:CxHy,则$\frac{12x}{y}=\frac{12g}{2g}$,$\frac{x}{y}=\frac{1}{2}$,因为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所以M的化学式为C3H6.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6H2O;故填:2C3H6+9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6H2O;
(5)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正确
B、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CH3CO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正确;
D、根据化学式C2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气的性质及其爆炸、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Al;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种氮的氧化物中,已知氮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1C.+3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1)根据图中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等)(答一点即可)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每年因锈蚀而消耗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回收废旧金属(答一条即可)
(4)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铁、铜;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硫酸、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铁粉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铁生锈时能吸收氧气和水蒸气,防止食品变质,月饼包装袋里的铁粉主要是通过吸收氧气(只写一种物质)延长月饼保存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5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2)我省部分地县多年干旱,严重缺水,因地制宜利用水资源迫在眉睫.
①打井取用地下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再用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③干旱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④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氧气 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⑤水的电解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电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与软水
D.工业污水应经过净化处理后在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序号ABCD
需区分的物质生铁片和纯铁片氯化钾和硫酸铵氧化铁粉末和铜粉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第一方案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取样于研钵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测溶液的pH,比较数值
第二方案取样,互相刻划,观察现象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分别取样,放在白纸上,观察现象分别取样,加入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比较和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现有A、B、C、D四个实验,如果按照实验目的分类,可以将D与①B(填“A”或“B”或“C”)分为一组,分类依据是②都是探究物质之间的反应.
ABC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过滤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Fe2+
(3)硝酸是一种具有氧化性的酸.已知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当硝酸的浓度增大,氧化性也增强,生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4价.请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