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水垢由CaCO3、Mg(OH)2、MgCO3三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已知:各试剂均足量,CaCO3、Mg(OH)2、MgCO3三中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步骤如下:
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40g的水垢放入甲装置,通入N2,然后连接甲、乙、丙、丁;
II.点燃酒精喷灯,至不再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测得乙、丙装置质量分别增加3.6g和13.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a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乙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一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水垢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反应结束后,甲中固体成分为两种
B 若没有丁装置,会导致测得的CaCO3质量偏大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MgCO3的质量分数为21%
D 若步骤二后,没有继续通入N2,会导致测得的Mg(OH)2质量偏小
【答案】CaCO3CaO+CO2↑ 浓硫酸 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排除装置中原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 29% ACD
【解析】
(1)Ca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乙装置的目的是吸收反应产生的水蒸气,故乙中的试剂为浓硫酸;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3)步骤一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原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
(4)Mg(OH)2分解产生水蒸气被乙装置吸收,CaCO3、MgCO3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与乙装置无关,故由乙装置质量增加3.6g,可知Mg(OH)2分解产生3.6g水,则设Mg(OH)2的质量分数为x。
则x=29%
该水垢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29%
(5)A、反应结束后,甲中固体成分氧化镁和氧化钙两种,选项A正确;
B、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装置内,若没有丁装置,会导致还有水和二氧化碳都增加,故无法确定,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设碳酸镁的质量为x,碳酸钙的质量为y
x=8.4g
得到MgCO3的质量分数= ,选项C正确;
D、若步骤二后,没有继续通入N2,会导致装置的水没有完全进入装置乙,测得的Mg(OH)2质量偏小,选项D正确;
故选AC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
探究一: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1-、Ba2+、Ca2+、OH-七种离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小明的猜想存在异议,并进行了下列探究
(分析讨论)(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____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 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 ①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探究二: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1)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再接上装置C和D。
(2)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3)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根据质量守恒定,装置_____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钠元素和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镁原子中的电子数是_____;
(2)钠、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3)相同质量的金属钠和镁中,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
C. 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
D. 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
B. M点时,上层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C. O点和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
D. R到M点过程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中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
(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步骤Ⅳ: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使用,最好选择_____装置收集氧气
(3)制备并收集一满瓶二氧化碳气体,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连接B、C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操作如图2,石灰石已放在有孔塑料板上,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将导管从C中取出,盖好玻璃片
(4)实验室用A、D组合的装置制备并收集X气体,据此可推出_____。
①制取X气体的药品状态一定是固体
②X气体一定是氢气
③X气体密度一定比空气小
④X气体一定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 。
【探究反思】
(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 (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