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即氯化氢和盐酸的性质相同这个观点是否正确,需用酸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而其中用酸碱指示剂的方法较简单如用石蕊,但此题不能用石蕊溶液,因为溶液中有水,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使石蕊变色,验证的还是盐酸的性质而不是氯化氢本身的性质;
(2)根据向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上喷稀盐酸;二是将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对比读出结论;
(3)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现象分析现象;
(4)根据氯化氢气体和固体接触对比盐酸和固体反应的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
【反馈与应用】根据氯化氢气体的性质及氯化氢气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1)小田同学将氯化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那他肯定认为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则证明假设成立,他这是利用了石蕊遇酸变红色这点性质,但他忽略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能生成盐酸,所以他的方案肯定是不严密的.故填:红;
(2)小涛同学向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上喷稀盐酸,然后将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对比说明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不相同(或氯化氢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故填: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不相同(或氯化氢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
(3)将一条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干燥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若能发生与盐酸相同的反应则产生氢气,因此会看到气泡;故填: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4)可以依据氯化氢气体能否与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钠粉末及氧化铜是否反应产生水而得到溶液来探究氯化氢气体及盐酸是否反应;故填:②③④;
【实验结论】氯化氢溶于水后发生了变化--解离成了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不再保持氯化氢分子的性质,盐酸的性质实际上反映的是溶液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性质
,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故填:分子;
【反馈与应用】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产生盐酸小液滴,因此会观察到有白雾产生;氯化氢气体泄漏时,不是直接撒石灰,而是先喷水再撒石灰原因是: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不与石灰反应,溶于水变成盐酸后才能跟石灰反应.
故答案为:有白雾产生;先喷水再撒石灰.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盐酸和氯化氢分子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解答实验探究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其次要能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判断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 |
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 |
C. |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可以作食品的防腐剂 | |
D. | 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蜡烛代替红磷不可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 |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的火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 |
B. | 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
C. |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 |
D. |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属于缓慢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