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就是盐酸,我们平时在书写盐酸参与的反应方程式时就用“HCl”表示盐酸,那么氯化氢溶于水后性质发生变化吗?针对这个问题,小刚和他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盐酸的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设计实验】(1)小田同学将氯化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则证明盐酸保持了氯化氢的这个性质.
(2)小涛同学认为小田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他用紫色石蕊试液和滤纸做成两朵紫色小花,干燥后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在(A)、(B)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两种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不相同.
(3)为了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小刚继续实验,他将一条经过打磨的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干燥的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若能发生与盐酸相同的反应,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是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4)下列哪些物质还可作为探究这一问题的试剂②③④.(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碳酸钠粉末  ③固体烧碱  ④氧化铜粉末
【结论】通过对上述实验和其它酸碱盐间的反应的分析,小组同学明白了,氯化氢在溶于水后发生了变化--解离成了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不再保持氯化氢分子的性质,盐酸的性质实际上反映的是溶液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性质,于是他们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反馈与应用】若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通常会出现的现象是有白雾产生,抢险应采用的处理办法是先喷水再撒石灰.

分析 (1)要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即氯化氢和盐酸的性质相同这个观点是否正确,需用酸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而其中用酸碱指示剂的方法较简单如用石蕊,但此题不能用石蕊溶液,因为溶液中有水,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使石蕊变色,验证的还是盐酸的性质而不是氯化氢本身的性质;
(2)根据向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上喷稀盐酸;二是将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对比读出结论;
(3)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现象分析现象;
(4)根据氯化氢气体和固体接触对比盐酸和固体反应的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
【反馈与应用】根据氯化氢气体的性质及氯化氢气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1)小田同学将氯化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那他肯定认为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则证明假设成立,他这是利用了石蕊遇酸变红色这点性质,但他忽略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能生成盐酸,所以他的方案肯定是不严密的.故填:红;
(2)小涛同学向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上喷稀盐酸,然后将含有石蕊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对比说明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不相同(或氯化氢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故填: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不相同(或氯化氢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色);
(3)将一条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干燥氯化氢气体的集气瓶中,若能发生与盐酸相同的反应则产生氢气,因此会看到气泡;故填: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4)可以依据氯化氢气体能否与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钠粉末及氧化铜是否反应产生水而得到溶液来探究氯化氢气体及盐酸是否反应;故填:②③④;
【实验结论】氯化氢溶于水后发生了变化--解离成了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不再保持氯化氢分子的性质,盐酸的性质实际上反映的是溶液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性质
,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故填:分子;
【反馈与应用】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产生盐酸小液滴,因此会观察到有白雾产生;氯化氢气体泄漏时,不是直接撒石灰,而是先喷水再撒石灰原因是: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不与石灰反应,溶于水变成盐酸后才能跟石灰反应.
故答案为:有白雾产生;先喷水再撒石灰.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盐酸和氯化氢分子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解答实验探究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其次要能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判断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可以作食品的防腐剂
D.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蜡烛代替红磷不可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及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供给呼吸B.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具有助燃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可用作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
(2)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生成的氧气用E装置收集时,停止加热前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回试管,炸裂试管.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倒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合理说法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A装置作CO2发生装置.
(2)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NaOH溶液.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在D与E装置间加一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将质量为88.8克含有少量NaCl的纯碱晶体(Na2CO3•nH2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2CO3受热不分解).

(1)A样品中与B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的质量是10.6克.
(2)B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是18克.
(3)化学式Na2CO3•nH2O中n是多少?
(4)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2)酸溶液中的阳离子是H+
(3)水晶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stackrel{+4}{Si}$O2
(4)银白色的铝片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变成红色的原因是2Al+3CuSO4=3Cu+Al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B.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属于缓慢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