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白雾

分析 A、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B.2HC.N2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a=10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0.
②当a=8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属于氧化反应的变化一定也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其一定含有氧元素
D.分子一定可分,原子一定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结合图1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
(2)已知该示意图表示的是钠原子,则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失去(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形成阳(阴或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3)该原子与图2所列结构示意图中的C属于同种元素,与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图2中达到稳定结构的原子有B
(5)经查阅资料小凯知道图2中D表示的是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小凯写出钠与硫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填写下列表格:
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676
1223
8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今年国庆假期,小兵从旅游地带回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经过操作①后,
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c(选下列序号填写)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这是利用该物质的吸附性.
(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
操作③所指的净水方法是蒸馏.
(4)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淘米水浇花(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中甲、乙、丙、丁四种分子个数比为2:4:4:1,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D.丙、丁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镊子,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D(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F,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组装发生装置D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正确顺序是:
铁架台→木块→②→①.(填写以下序号)
①试管②酒精灯
(4)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向前推进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C(选填以下字母)时,则说明E装置气密性良好.
A.长颈漏斗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并形成稳定水柱
(5)在实验室中,I装置被称做“多功能瓶”,有多种用途,请观察装置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用I装置替代G装置,则气体应从b口进入(填a或b).
②从J、K装置中任选一个,简要阐述该装置的用途:J装置可用于除去气体中混有的CO2或HCl等酸性气体(或K装置用于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