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选择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需要添加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同时对A装置需进行一下改正,改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氨气(NH3)也可以用上述(1)改正后的发生装置,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制氨气所用药品的状态是__________。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为氨水,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选择G,不选F,选G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往往选用C装置来代替B装置,原因是C装置能_____;
(4)实验室采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选用___(填写序号)装置来进行收集;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需将产生的气体通过H瓶来验证,则H瓶中应装入____溶液;若用H瓶来干燥二氧化碳,则H瓶中又应装入试剂________ 。
【答案】 酒精灯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固体 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控制反应速率 CaCO3 +2 HCl=CaCl2+ H2O+ CO2↑ E 紫色石蕊试液 浓硫酸
【解析】(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在加热条件下制氧气,故需要添加一种玻璃仪器为酒精灯,同时对A装置需进行一下改正,改正的方法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水分变为水蒸气后,在试管口冷凝为水而倒流到试管底部。(2)发生装置A是给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故猜测制氨气所用药品是固态,因为氨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选择G可能会有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G既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又可防止水倒吸。(3)装置C中用的是分液漏斗,可随时控制反应速率。(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2HCl=CaCl2+ H2O+ CO2↑,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E。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无现象,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历史上,科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你认为该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氧和铝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分别表示为图1,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用元素符号将这两种元素填入表中相应位置.________________。
(3)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4)硫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符号为____,该离子与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C.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D. 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固休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
(2)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3)把100 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补钙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的说明中标明含钙量为30%.李琳同学为了检验该产品,取l0g补钙品放入100g稀盐酸中,HCl与补钙品的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求:
(1)补钙品中实际含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即18个族
C、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D、它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