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据报道,2013年5月13日凌晨,贵州省桐梓县某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当天早上,桐梓五中的学生上学后,闻到一股浓浓的氯气味道,9点左右,有16名学生相继在课堂上晕倒.
(1)在教室里的学生能“闻到一股浓浓氯气味道”的原因是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时,消防人员往往采用向空气喷洒水雾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因为氯气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O+HCl.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 (1)闻到气味,可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解释.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HCl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1)在教室里的学生能“闻到一股浓浓氯气味道”,是因为氯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浓浓的氯气味道.
(2)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X,反应物中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1;Cl2+H2O=HClO+HCl;(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4.4g.
②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分离空气制氧气
B.
活字印刷
C.
铜币生锈
D.
榨取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①氧气可用于供呼吸(填一种用途),但氧气也是导致铁锈蚀的因素之一,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涂油漆;
②为了让不爱吃蔬菜的子女营养均衡,家长把榨好的各种颜色的蔬菜汁放在面粉里做成营养丰富的蔬菜面条,这种面条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糖类和维生素等;
③中考100m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首先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然后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1):
①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A(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CD(填编号);
②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t℃时,溶解度最小的是NaCl.t℃时,将25g硒酸镉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③将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温或加水.
(3)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废塑料的急剧增加,造成白色污染,为此科学家研制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塑料,塑料属于合成(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
②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避免传统电池带来的污染问题,该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其中 MnO2 作反应物(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③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氧气和四氯化硅蒸气(SiCl4)在高温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O2═SiO2+2Cl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提供了如图1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填写要求仪器编号的名称 ⑤酒精灯,⑥集气瓶.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①②⑤⑨(填序号).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AD(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3)甲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制取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图2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否(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3S表示3个硫元素或3个硫原子
B.氦气的化学式是He
C.$\underset{N}{•}$H4$\underset{N}{•}$O3中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6Fe2+表示6个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运输、贮存和施用化肥碳酸氢铵中做法错误的是(  )
A.运输时注意密封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D.施用后立即盖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氧气的溶解度
B.
表示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
C.
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D.
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是一种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K、S元素(填元素符号).
(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4)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CuSO4(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