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2)根据步骤②、③是固体与液体分离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4)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根据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因此又加入了新的杂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①为溶解,其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步骤②、③是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
(3)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使镁离子充分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使杂质氯化镁完全除去,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4)步骤④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5)方案步骤③不合理的理由是: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则加入了新的杂质,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蒸发前,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pH值.
故答案为:(1)加速溶解;
(2)过滤;
(3)将杂质氯化镁完全除去,Mg(OH)2;
(4)较多固体;
(5)在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没除去导致溶液B中混有氢氧化钠.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还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题利用流程图中的现象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考查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同学们只要认真分析,根据条件综合把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的分子结构与新型“氧分子”的结构应该相同 | |
B. | 氧气的分子结构与新型“氧分子”的物理性质应该不同 | |
C. | 新型“氧分子”与氧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 |
D. | 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 |
B. | 各种塑料在自然界都不能降解 | |
C. | 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 |
D. | 合成橡胶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