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地变黑 B. 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 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 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B 【解析】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这是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化学小组同学用各自实验台上提供的药品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组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乙组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了“怪现象”﹣有气泡产生。同学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乙组同学所用的NaOH溶液已变质,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

猜想二:NaOH、Na2CO3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

②滴加酚酞溶液后的现象为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

③小丹同学用CuSO4溶液代替酚酞溶液也证明了猜想二成立,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交流)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应密封保存。

能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 过滤 溶液B变成红色 CuSO4+2NaOH=Cu(OH)2↓+Na2SO4 【解析】 (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可能全部变质进行分析;①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②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C. 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

D. 守恒观: 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D 【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金刚石的化学性质是由碳原子保持,故正确; C、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转化为金属镁,故正确;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故18g氢气和18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故生成水的质量小于36g,故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高

C.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C 【解析】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气态的石蜡,而不是液态的石蜡,错误;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而不是较高,错误;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如果导管过长,石蜡蒸气会变成固态石蜡,正确;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外部,火焰的中心部位氧气不充足,石蜡不能充分燃烧会有一氧化碳生成,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D.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解析】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都属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且描述正确,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实验现象的描述,而是实验结论。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科学探究题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____,关闭____。

(2)人呼气时,应打开____,关闭____,此时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Ⅰ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Ⅱ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于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活塞A活塞B活塞B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解析】 (1)根据实验的装置图,人吸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2)根据实验的装置图,人呼气时,应该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Ⅰ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Ⅱ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学生实验的正确程序是(  )

①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②预习实验内容 ③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④查对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 ⑤拆开实验装置,做好清洁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③④⑤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③④①

C 【解析】 学生进行试验时首先要在进行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原理、步骤和使用的仪器,然后检查对实验仪器药品是否齐全;开始实验时,要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拆开实验装置,洗涤仪器,清理试验台.故C的操作正确.故选C 试题根据学生实验的步骤,结合实验前的预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操作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地变黑 B. 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 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 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B 【解析】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这是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解析】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说的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