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以用 来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降低硬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4)电解水时为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加入 (名称或化学式),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是 .
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
专题: | 空气与水. |
分析: | (1)根据用明矾净水的原理解答; (2)根据过滤原理解答; (3)根据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加热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解答; (4)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 |
解答: | 解: (1)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2)过滤能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原理和过滤原理相同;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化合物,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试剂肥皂水,判断的依据是硬水与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与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在加热过程中可以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而沉淀,从而降低硬度,因此可采用煮沸或蒸馏; (4)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为了增加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是: 答案: (1)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2)过滤,活性炭 (3)肥皂水 煮沸 (4)NaOH 1:2 2H2O2H2↑+O2↑; |
点评: | 本题把净化水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不大,出题新颖.从净水的方法着手,认真分析.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
A.分子种类不变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不断运动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同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生活、生产中使用硬水会有一定的危害.家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它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 |
| B. | 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
| C. |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
| D. |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固体Cu2(OH)2CO3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的铜元素质量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可能为( )
| A. | 8:5 | B. | 2:1 | C. | 8:3 | D. | 8: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性质都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⑤不易导电;⑥导热性.
| A. | ②⑤ | B. | ①③④⑥ | C. | ②④⑤⑥ | D. | ①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下图甲、乙、丙分别是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反应。
|
(1)分别写出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甲: ▲ ;乙: ▲ ;丙: ▲ ;
(2)上述集气瓶中发生的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 ▲ (多选,填序号)。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都需要点燃 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F.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3)做实验甲和乙时,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丙实验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
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 有关。
|
氧气的体积分数, 你认为他的实验能否成功,并说明理由。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