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C(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如果采用装置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填“a”或“b”)端进入.
(3)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
(5)小米想利用上述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其实验步骤:a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 熄灭酒精灯;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②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小米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分析 (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
(5)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解答 解:(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故填: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如果采用装置F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应从a端进入.
故填:C;a.
(3)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故填: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故填:装置漏气.
(5)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故填:A.
②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小米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通过导管进入水槽中,导致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
故填: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反应表达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从所给物质中选择填写:(用化学用语)
稀硫酸   熟石灰  烧碱  苏打  小苏打  硝酸铵  氯化钠
(1)用于消除道路积雪的是NaCl(2)消除钢铁上的锈迹H2SO4
(3)厨房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NaHCO3(4)溶解过程中温度降低NH4NO3
(5)因放置在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所以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NaOH
(6)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标号).
(2)小丽欲使用图F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b(填“a”或“b”)端通入.
(3)上述装置中的A和C组合后,可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O2或CO2(任写一种),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2KOH+CO2═K2CO3+H2O.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假设2
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固体A的成份是CaCO3(填化学式).
②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使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接下来的实验产生干扰.
③溶液B中滴加酚酞试液,若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色现象,假设2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倾倒液体
D.
取用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不纯的铁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0.21g则铁中所含的杂质可能是(  )
A.CuB.ZnC.Mg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30克 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C(填字母);
A.a>b>c    B.b>a=c
C.a=b>c       D.b>a>c
(3)在t2℃下,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4)t1℃时,从含有a、c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c的办法是:升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锈B.实验室制CO2
C.石灰水检验CO2D.石灰水和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熟悉化学方程式是领悟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途径,请用化学方程式填写在相关空白处.
(1)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2O3+6HCl═2FeCl3+3H2O;片刻后,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2HCl═FeCl2+H2↑.
(2)已知NH4Cl与Ca(OH)2混合研磨要产生NH3、H2O和一种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3)农业经常用熟石灰与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来作杀虫剂,但是在配置好的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CuSO4=FeSO4+Cu.
(4)上述共计四个反应中,其中有2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