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O2↑.
故答案为:2H2O
 通电 
 
2H2↑+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进入干涸的深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C.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呈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金属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热)=Mg(OH)2+H2↑.
(2)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消失.
(3)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使溶液碱性消失;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碱性消失.
(4)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实验操作:取上述等量的红色溶液分别与空气接触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冷却;
实验现象:与空气接触的酚酞试液不褪色,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冷却的酚酞试液褪色;
实验结论: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而导致溶液的碱性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老师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做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MgO;乙同学认为可能是Mg2(OH)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Mg(OH)2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Mg(OH)2和Mg2(OH)2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
【进行实验】
乙同学将镁条上打磨下来的灰黑色物质按照图一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几秒钟之后发现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交流】
(1)根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知灰黑色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CO2(填化学式)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乙同学做完上述实验,认真分析后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也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氧化镁在组成元素上不含C元素.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试管中镁条基本无变化,由此可认为:参与镁形成灰黑色的“外衣”的物质之一是二氧化碳,由此认定灰黑色的“外衣”的成分含有Mg2(OH)2CO3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镁条的保存要注意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乙同学按图一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十几秒后,水珠不再明显增加,1分钟之后,试管中的物质突然“噗”的一声燃烧起来,出现红热,瞬间反应停止,并有黑色物质粘附在试管壁上,你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单质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如图的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

(1)白色沉淀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写出滤液A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
(3)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则这种固体混合物可能是(填化学式)
①CaCO3和Ca(OH)2;②CaCO3和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到大气中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轮胎充气--分子的体积很小D.热胀冷缩一一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