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
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与操作Ⅳ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该仪器在操作Ⅰ中的作用是____。
(2)为除去MgCl2、CaCl2、Na2SO4可溶性杂质,操作Ⅱ中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NaOH、BaCl2、Na2CO3,加入过量Na2CO3的目的是___;
(3)为获取较纯净精盐,在操作Ⅲ中要加入适量的试剂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的粒子补充完整_____;
(2)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
(3)此反应生成物中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是_____;
(4)已知X粒子与氧离子能形成X2Y型化合物,且X元素和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请画出X粒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 6g试样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 CaCl2 溶液,产生沉淀物质的量与所加CaCl2 的物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至 0.1%)。(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从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的混合物中得到硝酸钾的流程如下:
①结合图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③滤液2的溶质是__________
(2)A~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为金属,在常温下通过下图所示转化可获得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i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②若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则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③一步实现反应ii,能否加入氯化钾?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④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_______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猜想五:全部是CaCO3。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________。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实验操作 |
| ||
实验现象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澄清溶液变浑浊 | 产生蓝色沉淀 |
写出方案三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________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铁粉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利托那韦(化学式为)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托那韦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每个利托那韦分子中含37个碳元素
C.利托那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利托那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_ | 猜想二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为氧化物,C是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丙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的化学式是H2O
B.甲生成丙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在A生成甲和乙的化学反应中,所得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1︰2
D.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