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产生红色物质
B、b处生成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生成白色沉淀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从a处发生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红色的铜去分析解答;
B、从b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铜和石灰水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钙去分析解答;
C、从c处发生的反应是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个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去分析解答;
D、从d处发生的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沉淀生成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a处发生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红色的铜;故A正确;
B、b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铜和石灰水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钙;故B正确;
C、c处发生的反应是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d处发生的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是,故答案为:D.
点评: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溶液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表.
  植物的汁液     pH<7     pH=7     pH>7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2)某同学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因为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何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了解表格中的信息后,他有了主意:他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放入锥形瓶中,滴加了2滴玫瑰汁振荡,然后用滴管逐滴滴加(边滴边振荡)5%的稀盐酸至液体刚好变成了
 
色,该同学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B、具有吸附性
C、“碳海绵”的结构与金刚石是完全不同的
D、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吃得健康,用得放心”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猪肉的瘦肉含量
B、霉变的花生清洗后也不能食用
C、少用塑料袋有利于防止“白色污染”
D、禁止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    NO3-  CO32-  Na+
B、NH4+ Cl-  Na+  SO42-
C、OH-SO42-  K+     Ba2+
D、OH-  Cl-Mg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燃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轻轻开窗通风,不使用任何电器
B、眼睛里不慎溅入氢氧化钠溶液时,迅速用适量稀盐酸中和,再用流动水反复冲洗
C、常用铁锅炒菜做饭,会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铁而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燃烧更充分,放出更多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无任何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B、滤渣中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含FeCl2和CuCl2
D、滤液中含FeCl2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4.4 5.4 m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可能含有氢元素
B、X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表中m的值为2.8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