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胶头滴管.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CBA顺序先后变成红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在不断的运动,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

分析 (1)根据在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常用胶头滴管进行分析;
(2)根据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使现象更明显进行分析;
(4)根据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所以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 解:(1)在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常用胶头滴管;
(2)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先后顺序为:CBA,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滴加了浓氨水的脱脂棉没有变红色而是试管内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变红色,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是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4)做实验时,如果试管内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棉花却变成红色,则可能是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
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
(2)CBA,红,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
(3)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4)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

点评 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理解微粒观点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图示回答:
(1)该物质的化学式是H2O2,该物质属于 氧化物(填“混合物”、“氧化物”、“酸”、“碱”或“盐”)
(2)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举一例说明该物质的用途是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0204060
溶解度/g27.634.040.045.5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34.0 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小明和小红为探究此问题按如图进行了实验:

(1)小明用甲图实验,可以根据烧杯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2)小红采用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温度计,才能直观地证明该反应放出了热量.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设计不科学,你解释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D.
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和氧化钙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2)B处溶液的溶质是NaCl(填化学式).
(3)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物质反应时,既不生成气体也不生成沉淀的是(  )
A.NaCl溶液与AgNO3溶液B.Na2CO3溶液和稀H2SO4溶液
C.CuSO4溶液与NaOH溶液D.稀HCl溶液和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图示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装入固体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回答:
(1)该物质由三 种元素组成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2:4:3,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1.6%(结果精确到0.1% )
(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