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发生装置相同 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
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若要用E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瓶中需装________,且气体从_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5)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锌粒与稀硫酸 c.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答案】 长颈漏斗 A C b 石蕊试液 b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答题空10】ab
【解析】(1)a标号仪器是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分解反应;(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故若要用E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瓶中需装石蕊试液,且气体从b端进入;(5)C装置可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隔板上放块状固体,而=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不可选,故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a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氯气用作自来水杀菌消毒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空调取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师上课时做了镁在氮气中燃烧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底部铺有细沙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将镁条打磨光亮的目的 , 在集气瓶底部铺层细沙的原因是 .
(2)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该实验可知(填“能”或“不能”)用CO2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探究之后请说说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
【实验反思】
(4)不能用镁条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 , 如果观察到 ,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
(3)【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现象,请你判断下列各说法的正误(用“√”、“×”标出)
(1)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2)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3)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4)①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