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小林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 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完成:
(1)铁生锈是铁与H2O和O2同时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2O3
(2)A中的蒸馏水事先要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C中干燥剂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3)要防止铁器生锈通常有多种措施,不同的铁制品所采取的防锈措施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自行车的支架常采用喷漆的方法防锈;
(4)以下措施不能阻止铁器生锈的是(填序号)③.
①喷漆、②刷搪瓷漆、③水洗、④镀一层耐腐蚀金属.

分析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2)煮沸后水中的氧气几乎没有了,干燥剂是吸收了试管内的水;
(3)金属制品的防护方法主要有三个:①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干燥与洁净;②涂一层保护膜;③改变其内部结构.
(4)根据铁生锈所需满足的条件,判断做法中不能破坏铁生锈条件的做法.

解答 解:(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H2O,O2,Fe2O3
(2)事先将蒸馏水加热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加入干燥剂是为了除去试管中的水蒸气;故填: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3)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也是一层保护膜;自行车的车身(即车架)常采用喷漆防锈.故答案为:涂油;喷漆;
(4)为阻止铁器生锈可保持铁器干燥或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以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刷漆、涂油、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都可有效地隔绝铁与氧气和水的接触,而水洗却使铁与水充分接触,不利用阻止铁器生锈;故填:③.

点评 本考点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多,乳化作用也是新课标中新加入的一个知识点,金属制品的防护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基础性比较强,一定要加强记忆.对于防锈要根据物质的用途与价值来选择合适的防锈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分子、原子、中子,
(3)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质子,
(4)一定带负电的微粒有电子,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镁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Cl2 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NaOH,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量应过量,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 Mg(OH)2 的方法是取剩余海水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 沉淀的方法是过滤.
(3)试剂②可以选用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面是铁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
A.剧烈燃烧B.火星四射C.放出大热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资源中金、银、铜、铁等在地壳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炼铁时将铁矿石、焦炭等原料放入高炉,最后从出铁口得到纯铁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D.金属资源有限,不能随意开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含Fe2O3为80%的赤铁矿石4000t,试计算:理论上利用这些赤铁矿石可炼出含铁为96%的生铁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一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2)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图二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振荡后装置甲中的现象是矿泉水瓶变瘪
②两个装置中都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③为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试剂稀盐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酚酞试液不变色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ac(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下列图示仪器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