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负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2:1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4)通过该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分析 根据电解水的知识进行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图A的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A为电源负极;
(2)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2:1;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得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5)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故答案为:(1)负;
(2)2:1;
(3)增强导电性;
(4)氢、氧两种元素;
(5)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点评 水电解的实验中,注意区分:电极与气体的关系,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取用8.0mL的过氧化氢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
(2)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的后果是: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用托盘天平称取2.5g食盐固体,称量时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添加少量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C(宏观意义):①碳元素②碳这种物质;微观意义表示一个碳原子;
$\stackrel{+2}{CaO}$在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O2-氧离子;
2H2O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F二氧化碳;
(2)加热暗紫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ABCDF,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EF,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CF,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BD.
A.铜+氧气$\stackrel{加热}{→}$ 氧化铜
B.氨气+氧气$\stackrel{催化剂}{→}$ 一氧化氮+水
C.氢气+氧气 $\stackrel{点燃}{→}$ 水
D.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水+二氧化碳
E.氢气+氯气$\stackrel{点燃}{→}$氯化氢
F.一氧化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李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配制了质量分数均为10%的MgCl2、H2SO4、KNO3和NaOH四种溶液,但却忘记及时在试剂瓶的标签上注明所配制的溶液,只好向化学课代表王同学求助.王同学思考片刻,先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分别标注“A、B、C、D”以示区别,随后并没有用其他试剂,就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了.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根据现象不同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根据现象的不同可鉴别出A和B两种溶液;
③再取已鉴别出的A溶液2mL,滴入5滴未知C溶液,再加入D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气泡、沉淀混浊或颜色变化等明显实验现象;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A是稀硫酸、B是硝酸钾、C是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
小红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反应放热,瓶内空气体积膨胀.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军猜想另一种物质可能是Na2CO3,但小红通过设计实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实不存在 CO32-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军预测反应中应有氢氧化钠生成;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反应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二氧化锰.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中可以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KClO3)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②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一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
【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气;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气;猜想三: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进行实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理由是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
二.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
【猜想】猜想一:是反应物;      猜想二:是催化剂.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用托盘天平称量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上的火星变亮.
2、取与操作1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产生大量气体,木条复燃.
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用托盘天平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是2.5g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反思与交流】
1)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没有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2)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取实验操作3称量后的固体与一定质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小芳同学提出,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不合理,它是1中“木条上的火星变亮”,理由是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高于氯酸钾的熔化温度,所以当氯酸钾受热分解时,其已经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