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分)请根据灭火实例,填写对应的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解析试题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条件,方法有隔绝氧气(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考点:灭火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杯炸碎 B.生米煮成熟饭
C.蔬菜生长 D.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求这种原子的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B.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C.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分析】(1)步骤①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对比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可知燃烧需要氧气。
【结论】通过对实验分析,小组同学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需要氧气、              

步骤
操作
现象

打开K1,关闭K2
无明显现象

打开K2,关闭K1
                   

打开K2,关闭K1将A中的液体滴入B中
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不燃烧

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液体滴入B中
D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反思】(1)装置中的气球所起作用是                         
(2)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本实验步骤④中也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10分)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                     ,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其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分别取60℃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 g和n 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为A<B
B.3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A=B
C.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
D.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