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中,甲、乙是两种单质,A~G是化合物,其中A、B是氧化物,C广泛用于制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G是一种钠盐,“→”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标出序号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此反应甲物质表现还原性.(填“氧化”或“还原”)
②CO2+2NaOH=Na2CO3+H2O.
③Na2CO3+Ca(0H)2=CaCO3↓+2NaOH.
④Cu+2AgNO3=Cu(NO32+2Ag.
(2)①G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
②D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 根据在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中,甲、乙是两种单质,A~G是化合物,C广泛用制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F蓝色沉淀,则F为氢氧化铜,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说明乙是一种比银活泼的金属,根据G为一种钠盐,D和E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钠盐,所以E为硝酸铜,D为氢氧化钠,那么乙就是金属铜,甲和B反应生成铜和A,且A、B是氧化物,那么甲为碳,B为氧化铜,A为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在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中,甲、乙是两种单质,A~G是化合物,C广泛用制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F蓝色沉淀,则F为氢氧化铜,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说明乙是一种比银活泼的金属,根据G为一种钠盐,D和E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钠盐,所以E为硝酸铜,D为氢氧化钠,那么乙就是金属铜,甲和B反应生成铜和A,且A、B是氧化物,那么甲为碳,B为氧化铜,A为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①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此反应甲物质表现还原性;
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③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0H)2=CaCO3↓+2NaOH;
④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2)①通过推导可知,G物质的化学式是NaNO3
②D和E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所以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还原;
②CO2+2NaOH=Na2CO3+H2O;
③Na2CO3+Ca(0H)2=CaCO3↓+2NaOH;
④Cu+2AgNO3=Cu(NO32+2Ag;
(2)①NaNO3;②复分解.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人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人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乙(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将图1中a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B(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酒精B.醋酸C.碳酸D.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试写出图1中c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③图2为图1中b对应一种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任写一点).
(2)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溴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溴单质(Br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CO2具有酸性B.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C.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D.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I.根据图1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N,温度为t2℃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5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Ⅱ.根据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温度/℃ 2030 50 60 80 
 溶解度/g KNO331.6 45.8 85.5 100 169 
K2CO3110 114 121 126 139 
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图2:

(1)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若图2中溶液B是饱和溶液,则C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写出向溶液A中加入Cu(NO3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Ca(NO32=CaCO3↓+2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为了研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按图进行实验.

(1)上述实验中没有体现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是酸与指示剂作用;
(2)甲、乙、丙、丁中有气泡生成的实验是甲、丁;
(3)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4)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丁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气泡可能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
B.甲、乙、丙试管混合时有红色物质出现
C.乙、丙试管中不一定有剩余的稀盐酸
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NaCl,ZnCl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NaCl35.736.036.637.338.439.8
KNO313.331.663.9110169246
(1)20℃时,称取31.6g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继续加KNO3固体至天平平衡.
(2)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为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C(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KNO3>NaCl     C、溶液质量:KN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单氟磷酸钠(Na2PO3F)易溶于水,有杀菌作用,防龋齿效果好,是牙膏行业常用的活性添加剂.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含量若达到0.76%,就可使龋齿减少17%〜38%.
(1)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
(2)单氟磷酸钠中F为-1价,则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3)单氟磷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