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答案】C

【解析】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1)写出A、E的化学式:A: ,E:

(2)写出B+D→C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填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 B.氮气 C.镁 D.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镁条燃烧

B.铁质菜刀生锈

C.人的呼吸过程

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克)

17

64

2

0

反应后的质量(克)

m

0

46

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1

B.反应生成的C与D 的质量比为11:9

C.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可表示为: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