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高锰酸钾 ③氧气 ④水 ⑤河水 ⑥空气 ⑦氢气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⑤⑥    ③⑦    ①④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①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②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③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④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⑤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⑦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因此⑤⑥属于混合物;③⑦属于单质;①④属于氧化物.
故答案为:⑤⑥;③⑦;①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悉:目前“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改造我国的电力系统.
(1)若现有的污染重、能耗高的小火力发电机组被大机组完全替代,一年可节约9000万吨标准煤(含碳67%、含硫1%的煤炭).假设这些煤均完全燃烧,则该举措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亿吨.
(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廉价清洁能源相当于火力发电厂每年燃烧500万吨原煤所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完成有助于减轻
 
.(选填序号)
①白色污染;②酸雨污染;③粉尘污染;④温室效应.
(3)许多人认为:“普通白炽灯泡只要2元钱,而一只节能灯泡要好几十元,用节能灯泡真划不来.”就这一观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二氧化碳
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O2+H2O=H2CO3

(2)上海世博会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
电能
;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是二氧化碳和
氮气
(该物质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上海现有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二甲醚含氢量高且容易液化,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制取二甲醚的其中方法之一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X=CH3OCH3+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H2

(3)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领到纸都是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加上15%的聚乙烯和5%胶合剂做成的低碳“石头纸”.若将该纸放入盛稀盐酸的试管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请回答:
(1)照装置A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
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
,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按照装置B,把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
红墨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红墨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3)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制取CO2,并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右图的“图例”,在右图虚框中直接补画出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试剂a是
石灰水
石灰水
,能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a不变浑浊
a不变浑浊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双设计了如下方案:取(3)实验后的NaOH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稀盐酸
稀盐酸
,现象为
有气泡冒出
有气泡冒出
;第二组同学滴加
氯化钙溶液
氯化钙溶液
,现象为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实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5)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
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8、(1)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铜、水银、金属钠、冰  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氧化镁、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氯酸钾.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H2O
MgO
KClO3
.(用化学符号表示)
(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进行实验】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
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④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水中溶解了氧气

(3)要防止果汁变质,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将水果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资阳)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现有H、C、O、Ca、Fe五种元素,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H2O
;制二氧化碳的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CaCO3
CaCO3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得:Fe2O3+3X+4KOH=2K2FeO4+3KN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KNO3
KNO3
,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
+6
+6
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