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SO42-、Mg2+、Ca2+等)需要下列实验操作:①过滤  ②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⑤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⑥蒸发,下列操作顺序错误的是(  )
A.③④⑤①②⑥B.④③⑤①②⑥C.④⑤③①②⑥D.⑤③④②①⑥

分析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④⑤①②⑥或④③⑤①②⑥或④⑤③①②⑥.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CaCO3═CaO+CO2B.Mg+O2$\frac{\underline{\;点燃\;}}{\;}$ MgO
C.Zn+2HCl═ZnCl2+H2D.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O2↑+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放入盛放冷水烧杯中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子(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水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制取O2的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式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D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A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式表达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则优点是②(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6)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①(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同学发现,上个月考试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没有塞上瓶塞,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且BaCl2+Na2CO3═BaCO3↓+2NaCl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质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Ba(OH)2+Na2CO3═BaCO3↓+2NaOH.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
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1)
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溶液变红(或溶液不变红)
猜想(3)(或(2))
成立
【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H2CO3═H2O+CO2B.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C.Zn+H2SO4═ZnSO4+H2D.2HCl+CuO═Cu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黄金.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
【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  想】①小新认为是黄金; 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生成白色固体,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设计实验】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AgNO3)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
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错误.黑色物质是CuO(或氧化铜).
②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黄色金属表面有白色物质附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写一个)Cu+2AgNO3=Cu(NO32+2Ag或Zn+2AgNO3=Zn(NO32+2Ag.
【反思与应用】
①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的一个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中.
②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B.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C.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D.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