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正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所示中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氧气验满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D、根据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硫酸钠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二氧化氯(ClO2)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新型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价B.+3价C.+2价D.+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
①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②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验满
B.
   稀释浓硫酸
C.
     称量氢氧化钠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安装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对于改善空气住进了甲乙重要意义.如图是汽车催化净化装置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框内虚线右侧补充画出缺少的相关粒子的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 )B到C变化f的微观实质是:每2个氮原子结合成1个氮分子,每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 )此变化前后,碳元索的化合价变化为由+2价变为+4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一】(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交流讨论】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二】(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先撤酒精灯,稍后再撤蜡烛.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提供充足的氧气(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汽车使用燃料的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属于一次(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雨水B.蒸馏水C.自来水D.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加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和NaOH.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三,理由是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发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的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