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烧杯上方玻璃管中部有一可左右移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玻璃管口与空气相通,开始时活塞在刻度5处,向烧杯内加水与生石灰反应放热使白磷燃烧,实验结束后活塞停留在(  )
分析: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大约
4
5
的气体进行解答.
解答: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剩余大约
4
5
的气体,所以实验结束后活塞停留在4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白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结论、注意事项等问题,难度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几天前我们都参加了全省首次统一命题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以下是三位同学参加测试的情况和对实验的思考,请回答相关问题.
小华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氧气的制取”:
(1)该题要求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时小华选用的仪器(导管、毛玻璃片、橡皮塞、胶皮管等未画出)可能是
CHIFGD
.(填字母序号,下同)
(2)下面是小华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C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小刚同学抽到的题目是“粗盐的提纯”:
(3)小刚完成该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

(4)小刚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则上述实验得到的蒸发皿中的固体属于
D
(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B.单质;C.纯净物;D.混合物
(5)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小刚将蒸发皿中的固体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二种):

A.该方案中加入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
充分除掉镁离子、钙离子

B.操作③中滴加的试剂的名称是
稀盐酸

C.操作④是将溶液B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
出现较多固体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小晖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探究某种盐的性质”:
(6)未知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Na2SO4、NaCl三种盐中的一种,小晖向未知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不变色;滴加稀盐酸也无明显现象;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未知白色固体可能是
Na2SO4、NaCl

(7)实验中小晖想到一个问题:若某白色固体是由Na2CO3、Na2SO4、NaCl三种盐混合而成,如何检验它们的存在呢?请你帮小晖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检验它们的存在,你这个最简单的实验中,检验出它们的由先到后顺序是
Na2CO3→Na2SO4→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AB
AB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C
C
(以上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图B
图B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酸性
酸性
.(填“酸性”、“碱性”)
【继续回答下列问题,你可以获得奖励分数,最多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得超过60分】
(5)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向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但如果将玻璃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上图C),蜡烛熄灭情况将如何?请提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解释(提示: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使用玻璃杯的形状可能不同,如细长型、粗矮型等).
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解释: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热胀冷缩,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变得比空气的小,会聚集在玻璃杯的上方,使上方的蜡烛先熄灭
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解释: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热胀冷缩,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变得比空气的小,会聚集在玻璃杯的上方,使上方的蜡烛先熄灭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解释: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蜡烛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在扩散过程中冷却后,会在玻璃杯中由下向上聚集,使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解释: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蜡烛燃烧生成热的二氧化碳,在扩散过程中冷却后,会在玻璃杯中由下向上聚集,使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毕业生结课小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

(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3)猜想与假设:

①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②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③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4)交流与讨论:

①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他的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②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a.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b.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的                         性。

c.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与反思:

①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证明乙同学的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左玻璃管上端的黄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几天前我们都参加了全省首次统一命题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以下是三位同学参加测试的情况和对实验的思考,请回答相关问题.
小华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氧气的制取”:
(1)该题要求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时小华选用的仪器(导管、毛玻璃片、橡皮塞、胶皮管等未画出)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下面是小华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小刚同学抽到的题目是“粗盐的提纯”:
(3)小刚完成该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小刚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则上述实验得到的蒸发皿中的固体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B.单质;C.纯净物;D.混合物
(5)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小刚将蒸发皿中的固体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二种):

A.该方案中加入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
B.操作③中滴加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_.
C.操作④是将溶液B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小晖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探究某种盐的性质”:
(6)未知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Na2SO4、NaCl三种盐中的一种,小晖向未知白色固体配制成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不变色;滴加稀盐酸也无明显现象;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未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
(7)实验中小晖想到一个问题:若某白色固体是由Na2CO3、Na2SO4、NaCl三种盐混合而成,如何检验它们的存在呢?请你帮小晖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检验它们的存在,你这个最简单的实验中,检验出它们的由先到后顺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011年单元测试卷(舒城二中)(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以上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
【继续回答下列问题,你可以获得奖励分数,最多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得超过60分】
(5)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向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但如果将玻璃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上图C),蜡烛熄灭情况将如何?请提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解释(提示: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使用玻璃杯的形状可能不同,如细长型、粗矮型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