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核外很大空间里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这样构成原子.

分析 从原子的构成去分析.

解答 解:原子是由居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答案为:质子   中子    原子核   电子.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预期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溶液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产生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浑浊)
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溶液pH=3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2CO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小李所取溶液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的溶液.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答:试纸立即变色而非缓慢地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
橡胶轮胎
B.
尼龙背包
C.
纯棉袜子
D.
塑料遥控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钠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写出He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氦气、氦元素、1个氦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氧气加压后可变为液体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西瓜榨成汁B.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C.把铁丝弯曲成衣架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它们都带有电荷
B.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它们都具有稳定结构
D.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