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对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铁—单质 B.氧化钙—氧化物
C.碳酸钙—酸 D.聚氯乙烯—有机物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盐场生产的一种餐用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分析图中信息,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钙、碘在这里是指_______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2)食用这种盐比食用精盐对人体健康有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餐用盐中碳酸钙、碘酸钾等添加剂越多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钙片出售,如图是某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片片剂研碎;
②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③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55g二氧化碳.
试分析:
(1)未成年人缺钙会得________(填序号).
(A)坏血症
(B)贫血
(C)佝偻病
(D)甲状腺肿大
(2)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假定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1g=100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容器I | 针筒I | 容器Ⅱ | 针筒Ⅱ |
a | 二氧化碳(充满) | 10mL澄清石灰水 | 二氧化碳(充满) | 10mL水 |
b | 0.65g锌 | 15mL盐酸 | 0.24g镁 | 15mL盐酸 |
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Ⅰ、Ⅱ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a中,容器Ⅰ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b中,针筒Ⅰ、Ⅱ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________(填“I”或“Ⅱ”),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盏废旧台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1)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为了验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志从实验室领来了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并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进行实验,即达到了实验目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1/2
C. 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 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