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的微粒特点分析解答;
B、依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解答;
C、依据蔗糖溶于水的微观原理分析解答;
D、依据原子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A、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钠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故A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但脱离化学变化这一前提,原子还可以再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特征及掌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制取224毫升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ρ(O2)=14.3克/升)
(3)碳酸钙加热可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如果用100克质量分数为80%的碳酸钙反应,能制得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标准状态下)ρ(CO2)=1.98克/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Fe2O3固体组成
某同学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如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交流讨论】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B装置中的现象为
 

(2)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你选择“需要”或“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理由是
 

(3)【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如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某小组的液体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B、产生的气体常温时能与镁和铝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产生的气体可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粗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粗盐配制氯化钠溶液时用不到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酒精灯等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停止加热
C、用粗盐配制氯化钠溶液时要经过计算、称量、蒸馏等步骤
D、粗盐溶解时,可边加粗盐边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混合物、干冰、氮气
B、大理石、食醋、氧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银
D、盐水、生石灰、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质量为M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 14%的稀硫酸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该溶色溶液中加入10g铁粉,充分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和5.2g滤渣,m的值为(  )
A、2gB、4gC、6gD、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  NaCl  H2SO4
B、CaCO3   NaOH   Na2SO4
C、BaCl2   NaNO3  CuSO4
D、AgNO3   Na2SO4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在农业与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硝酸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属于氧化物
B、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0g
C、它可用作复合肥
D、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