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在已经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lO2是一种氧化物 B. ClO2是由氯元素、氧元素组成
C. ClO2中含有氧气 D. 一个ClO2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南宫市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2年6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1)为完成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
B. 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C. 航天员在地面进行1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
(2)四氧化二氮(N2O4)是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在室温、101 kPa时,四氧化二氮是无色气体,易转化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破坏臭氧层。因此,我国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将全部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燃料。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单质 B. 化合物
②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相同,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高台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下面所示三个实验.
(1)实验一:探究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 ________
(2)小组同学将实验三试管内液体进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猜想三:滤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四:滤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
(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二不成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小组同学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猜想三成立,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实验三少量滤液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三成立 |
(3)实验结束,同学对废液进行处理,将实验一、实验二溶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得到无色溶液,则实验二试管中溶液含有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写出本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____(填写化学式)在不断地减少、溶剂在不断地____(填增多、减少、不变).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3)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
(4)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右上图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____(选填序号).你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
(5)在40秒时,通过四组数据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
(6)若实验前加入MnO2 0.1g,实验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MnO2质量为____g.请设计实验证明该MnO2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 酒清可用作燃料 B. 氮气作保护气 C. 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 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待反应停止后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针一定偏向放镁的一边
B. 若天平仍保持平衡 ,烧杯中的铝一定没有剩余
C. 反应的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轻了
D. 放铝的一边产生的氢气一定比放镁的一边产生的氢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智升学校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2)市售“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1所示的是小亮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过程是:
第1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3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2步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红磷过少
C、红磷没有燃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
③小博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小博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二、小余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MnO2)还可用氧化铜(CuO)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余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 氯酸钾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 0.5g |
|
①上述实验应测 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 .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③将实验②反应剩余的固体取出后经洗涤、干燥,再次精确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小余同学认为氧化铜肯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淳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小淳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第二次精确称量得到的0.5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钾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发现木条很快复燃.小淳同学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 ,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余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 写出实验②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
三、有趣的改进实验
①小晴同学学了分子性质这节内容后,改进了书本上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微型Y 形管,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她进行该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小晴同学设计的实验优点________.
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卿(能不断鼓入空气的装置)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________ 火焰.
写出实验中硫磺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________ .你推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