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中溶液变红,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A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不能证明原固体有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则,无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实验分析】(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盐酸可以和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而氯化钡可以和碳酸盐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据此解答;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呈碱性,可以据此解答;
【实验设计】为了确认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先除去碳酸钠,可以据此解答;
【实验反思】(1)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来分析;
(2)同样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即选择碳酸钠固体来完成一个对照实验即可.

解答 解:氢氧化钠容易潮解,然后会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得出的结论可以知道: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为:A中溶液变红,判断了氢氧化钠的存在,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判断了碳酸钠的存在;
(2)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据A中溶液变红来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
【实验设计】了确认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先除去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为: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则,无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吸水易潮解,而变硬;
(2)为了碳酸钠的干扰,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分析】(1)A中溶液变红,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Na2CO3+2HCl═2NaCl+H2O+CO2↑;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A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不能证明原固体有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则,无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2)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以及计算所要用到的数据;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一瓶无色无毒的纯净气体
猜想检验该气体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是氧气
任何物质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写出你所猜的气体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供给呼吸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具有氧化性,能使金属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纯碱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蓝
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双氧水分解时放出热量
D.聚氯乙烯在空气中灼烧有刺激性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去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世界多个国家,我国已发现也有这样的病例,这说明甲型H1N1病毒分子(  )
A.非常活泼B.质量很大C.不断运动D.不断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同
B.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g甲
C.t2℃时,往100 g水中加入90 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 g甲的溶液
D.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都是氧化物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高锰酸钾是一种盐,可溶于水,溶液显紫红色.教材上有一个“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的实验,某同学按教材实验步骤操作如下:
①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晶体粒径为1~3mm),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其体积为V mm3
②将该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有10mL水的试管1中;
③从试管1中取出1mL溶液,将其加入有9mL水的试管2中(第一次稀释);
④从试管2中取出1mL溶液,将其加入有9mL水的试管3中;
⑤以上述方法继续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到刚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时,共稀释10次.
特别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释时,还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红色.此时10mL溶液中有1 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该数据可作为本实验的估算比较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1mL高锰酸钾溶液时,若俯视量筒读数,则所取溶液的体积.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L.
(2)下列教材中的哪一个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似C.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
(3)要提高该实验估算的准确度,下列哪两种改进方法一定正确AB.
A.在一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作为无色标准,与稀释后的溶液加以比对
B.每次稀释时都从试管中取2mL溶液,将其加入有18mL水的试管中
C.将高锰酸钾晶体放入盛有蒸馏水的量筒中,根据量筒中液面变化,测量其体积
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体积
(4)按该同学实验方法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约是$\frac{V}{{10}^{12}}$mm3.(用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1)①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CaO+CO2$\frac{\underline{\;400℃\;}}{光照}$Ca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上述设想的优点有AB(填字母序号).
A.原料可循环利用B.有效利用太阳能C.可全天候使用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6H2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轮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

A. Zn B. Pt(铂) C. Cu D. Pb(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