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 Na2CO3(NH4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C.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加入过量CaCl2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

A. Na2CO3 苏打 碳酸钠 B. CaO 生石灰 消石灰

C. Ca(OH)2 熟石灰 氢氧化钙 D. NaOH 烧碱 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 水 B. 纯碱 C. 食盐 D. 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 D. 测定液体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无现象一类的化学反应,应多多思考创设情境使现象外显,证明反应的发生。

(1)对于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若从反应物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消耗)考虑证明反应的发生,可设计如右图实验,图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或从生成物的产生角度(检验碳酸钠)证明反应的发生,设计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简要叙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HCl+NaOH=NaCl+H2O,下列证明反应发生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可多选)

A.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度     B.测定反应前后的温度

C.用硝酸银检验产物氯化钠的存在    D.比较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很快就熄灭,是因为温度达不到木材的着火点

B. 武德合金常用作保险丝,是因为武德合金的熔点较高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D. 许多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快,是因为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接触面积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市毕业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粉碎,取粉末10 g,放入烧杯中,做如下实验(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__;

(2)写出碳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设碳酸钙质量为x,写出求解10g石灰石粉末中碳酸钙质量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则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将所得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并将滤液蒸发2.8g水(不考虑HCl蒸发),发现无晶体析出,则此时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市毕业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对有关物质的应用,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用于食品保鲜 B. 氦气充飞艇

C. 氮气用于制化肥 D. 活性炭用于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丹江口市九年级一诊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客机外壳主要材料是铝锂合金。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C.锂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 D.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