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有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照一定的标准平均分成两类:

(1)选出的一组粒子(填标号)为②③⑤;
(2)分类依据是是否为原子.

分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微粒属于原子还是离子解答.

解答 解:
(1)在②③⑤的微粒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2)分类依据是:是否为原子;
故答案为:(1)②③⑤;(2)是否为原子.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硅原子2Si,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H2
(3)3个铁原子3Fe,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M点表示的意义是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
(3)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液氮B.冰水混合物
C.圣牧天然有机纯牛奶D.光能苏打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在t2℃时,可以配制出甲、乙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2)t2℃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3)将10g丙放入100g水中,若要完全溶解,温度必须控制在小于t1℃.
(4)若想获得乙物质的晶体通常采用蒸发结晶.
(5)接近饱和的甲物质的溶液若要转变为饱和溶液且质量分数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四种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
A.HCIB.H2SO4C.Na2SO4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用B、D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④→③→⑤;图中漏斗的作用是增大SO2与NaOH溶液的接触面积;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用装置的大写字母填写).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当观察到装置C中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3)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氯气呈黄绿色,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上述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d(用接口处小写字母填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A、B、C、D、F均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红棕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C、D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做反应A→B的实验,要先通入一种气体再加热A
B.反应B+C→是湿法冶炼金属的先驱
C.D→E只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A与F反应后的溶液为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