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金属R可能是铝
C. 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 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粤西区(湛江、茂名、阳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展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制作内筒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B.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蒸煮后食用
C.腌制的泡菜虽然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D.有的指甲油中国含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尽量少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最常见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是
A.NaOH B.NaCl C.Na2CO3 D.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东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统一测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是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探究影响碳酸氢钠晶体产生快慢的因素,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序号 | 温度/℃ | CO流速 (个气泡/秒) | 出现浑浊 的时间 |
① | 25 | 5~8 | 5′17″ |
② | 40 | 5~8 | 3′48″ |
③ | 25 | 10~13 | 5′02″ |
④ | 25 | 2~5 | 5′40″ |
A. 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B. ①②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析出晶体越快
C. ③④对比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CO2流速越大,析出晶体越快
D. ①③对比可知,二氧化碳的流速是影响析出晶体快慢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K是最常用的溶剂,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是金属单质,F是金属氧化物,G溶液呈浅绿色,J溶液呈蓝色,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__;K是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_____;
D+E→G+H:_____;
J+E→G: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