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A、B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B为红色;C、D、E、H是常见气体,其中气体D有剧毒.物质A﹣I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请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
(3)说出气体C的一种用途 .
【答案】
(1)CO
(2)C+2CuO CO2↑+2Cu
(3)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析】因物质G通电生成气体H,所以G为水;根据“气体D有剧毒”,所以D为一氧化碳.又因固体A与气体E反应生成气体一氧化碳D.所以A为碳.E为氧气.所以气体H为氢气.气体D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C,所以C为二氧化碳.又因B为红色,所以B为铜,物质F为氧化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D物质为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根据分析,反应②为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 + 2CuO CO2↑ + 2Cu;(3)根据分析,气体C为二氧化碳,其一种用途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1)CO;(2)C+2CuO CO2↑+2Cu;(3)光合作用的原料.
这类题,要找突破口,题中气体D有剧毒,说明D是CO;G通电能生成H,则G是水,H和E能生成G,则是氢气和氧气,根据B为红色,初中常见的红色物质有铜和三氧化二铁。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连接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甲同学】:依次连接A、B、C、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① 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_______、________。
②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乙同学】:依次连接A、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④ 装置D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丙同学】:利用甲同学连接的装置及其所用到的物质,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⑤ 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石灰水,请分析石灰水作用的不同之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几种生活用品的作用和主要成分。
名称 | 洁厕灵 | 木炭 | 暖宝宝 | 钙尔奇钙片 | 液态氧 |
作用 | 清除污垢,除异味 | 燃料 | 发热,取暖 | 补钙剂 | 医疗 |
主要 成分 | 盐酸 (HCl) | 木炭 (C) | 铁粉 (Fe) | 碳酸钙 (CaCO3) | 氧气 (O2) |
资料: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亚铁和氢气。
(1)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①上述五种物质中能与O2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下同)。
②A、B、C、D、E五个同学分别选择一种物质进行探究。若要求五个同学所选的物质依次能发生反应(A—B—C—D—E)。若A同学选择CaCO3,则B、C、D、E四位同学选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A、B同学所选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运用符号思维,是化学的学科特色。
⑴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 锌元素____________; ② 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③ 五氧化二磷________; ④ 人体内质量最多的物质_____。
⑵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焦炭 C.金刚石 D.硝酸钾
E.一氧化碳 F.硫酸 G.蛋白质 H.武德合金
①理想绿色能源_____; ②可用作保险丝_____; ③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
④铅蓄电池中的酸_____; ⑤能使血红蛋白中毒的是_____; ⑥复合肥料__________。
⑶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_____。
②电解水:_____。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_____。
④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一种气体单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B.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煤矿矿井,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严禁烟火
D.钻木取火时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