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标签对着手心
B、称量固体,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C、量取液体俯视读数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口对着别人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运用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天平的使用、量取液体时的读数、加热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故A正确.
B、使用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B不对.
C、量取液体俯视读数时视线要与凹面的底面保持水平,故C不对;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禁止对着人,故D不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酒精灯的使用、剩余药品的处理、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天平的使用这四个基本操作,重点突出侧重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碘的升华
C、空气液化D、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某物质一定是酸的是(  )
A、溶液的pH值小于7
B、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C、能跟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D、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的原料是二氧化硅,硅的化合价是+2价
B、装置X中的反应为2H2+O2═2H2O
C、装置Y中的反应为2H2+O2═2H2O
D、氧元素的原子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与“”分别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可能是混合物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可能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消毒B、过滤C、吸附D、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燃烧
B、生石灰(石灰石)----加水溶解、过滤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D、氯化钠固体(碳酸钠固体)----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得高速运动得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你学的原子结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错误或缺陷是:
 
 
 
 

(2)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卢瑟福实验现象的原因:
现象①:
 

现象②:
 

现象③:
 

(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