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 题型:多选题
图2表示甲、乙的溶解度曲线。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都不含结晶水,且互不反应)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烧杯中出现图1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B.t2℃时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将t2℃时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无固体剩余
D.将t2℃时B烧杯中的物质降温到0℃,析出的乙晶体质量等于t2℃时析出的甲晶体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国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价
B.-3价
C.+2价
D.+3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液体药品的取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药品时一定会用到胶头滴管
B.在加热液体实验中,液体试剂的取用量最多是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没有说明液体试剂的取用量时,一般按4—5毫升来取用液体试剂
D.定量量取50mL以下的液体试剂,都用50mL的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能从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核电荷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熔化 B.粮食酿酒 C.电灯发亮 D.锅炉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用物质化学式填空。
(1)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
(2)糖水中的溶剂是_____。
(3)雨水的pH一般都小于7,这与溶解了空气中的_____有关(填“N2”或“CO2”)。
(4)“雪碧”被叫做碳酸饮料,是因为里面含有一种酸是_____。
(5)中和酸性土壤常用到一种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芳同学将反应后D试管中的废液逐渐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M。
(3)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M中的溶质成分: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M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M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和Na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成立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 | 有气泡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