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雨后彩虹B、彩色图画
C、节日焰火D、霓虹闪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雨后彩虹,发生的是光的色散或折射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彩色图画,发生的颜色的不同搭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节日燃放焰火时,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产生各种颜色,属于化学变化;
D、霓虹闪烁过程中,只是光的颜色不断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一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但是不是判断变化的唯一标准,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
A、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少量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氯气)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中子数为12,则核电荷数为
 
,该原子的符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做的改进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C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取6.32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出体剩余物中锰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7,则加热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3)现采用B装置进行实验,并设计如下方案,请完成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
实验Ⅰ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1g氧化铁10mL 5%的H2O2溶液
实验Ⅱ45℃2g二氧化锰10mL 6%的H2O2溶液
结果实验Ⅱ的反应速率更快,很多同学一致认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越快,但王老师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设计不完全正确,请你找出该实验不恰当的地方是(请说出2点)
 
 

(4)若用5g二氧化锰跟氯酸钾混合加热制取9.6g的氧气,至少需要多少克的氯酸钾?反应结束后残留固体质量至少有多少?(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通常情况下,F、G、I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I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发生时放出大量热,化学方程式为
 

(3)黑色固体H也能转化为X,其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如温度、加压等),观察装置内部的内部也随着发生对应的变化.
(1)装置A:将导管a通入水中,
 

(2)装置B(或C、D):将导管口b(或c、d)堵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选取A装置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还需改进的措施是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