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A.乙是反应物B.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4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20=1:4.

解答 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错误;
B、由分析可知,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20=1:4.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钠离子Na+②氧化镁MgO③2个氢离子2H+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5}{P}$2O5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现实生活或生产中可谓“美铝如云”:
(l)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由此可知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Al3+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
(2)将纯铝和铝合金(即硬铝)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这是因为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大,铝用来制作高空电缆,说明铝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用铝制作高空电电缆,这是因为铝的密度比铜小.
 物理性质 铜 铝
 导电性 9961
 密度(g/cm3 8.92 2.70
(3)人类在冶炼金属的历史进程中,下列金属距离现代最近的是B:
  A.铜    B.铝    C.铁
(4)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其中的原理是: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
(5)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用112.5g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振荡试管
C.
     过滤
D.
   氧气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不同与金属的活动强弱有关,活动性越强,使用越早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氯化钠能用作融雪剂氯化钠的熔点较低
D高压线夏天比冬天变得松弛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B.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二氧化锰.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合理即可).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CaO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或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1)用甲装置电解水,a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开启a管活塞,检验a管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口处,木条能够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2)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依据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今年天津8.12化学危险品爆炸事件中,消防员用水灭火导致爆炸,原因之一是金属钠遇水的方程式:2Na+2H2O═2NaOH+X,由此得知该X气体为H2(填化学式)
(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D.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如图丁所示).能够证明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玻璃管内的红色粉末变为黑色.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保鲜盒
B.
真丝围巾
C.
大理石地砖
D.
陶瓷花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