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东同学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已知SO2化学性质与CO2相似):①分别取等质量的硫粉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伸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②充分燃烧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充分振荡,使生成的气体全部溶于水;③分别取其中一份大理石与其中一份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反应开始时,下列哪种组合冒出气泡的速率最快

A. 甲瓶溶液和丙 B. 甲瓶溶液和丁

C. 乙瓶溶液和丙 D. 乙瓶溶液和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粒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不相同的是(  )

A.H2O、Ne

B.SO32-、 PO33-

C.S2-、Mg2+

D.NH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九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九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醋酸(CH3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醋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4:2

C.醋酸属于氧化物

D.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象科学家那样思考。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或认识,各举一个运用下列科学方法的例子。

1观察法:

直接观察:例如: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到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间接观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法:例如(要体现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与比较。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似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下列物质中1二氧化碳;2氯化钡溶液;3碳酸钙;4铝片;5氧化镁;6紫色石蕊试液;7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下同),只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_。通过比较可知,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通过对比可知,两种物质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推理: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作出解释和说明,也叫推论。在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向滤液中加入一枚铁钉,观察到铁钉无变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请你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 g

B.二、三、四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图1表示过氧化氢、氧气、水和硫酸的循环图。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构成的。

②图1中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图2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已知(次氯酸),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十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 题型:计算题

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 g,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n的数值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