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了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C.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直至过量,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最后呈蓝色
D.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分析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烧碱溶液中,显蓝色,滴加盐酸直至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呈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与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O2,选用的装置是AC或AD(填字母),为防止试管炸裂,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试管外壁保持干燥、先预热等)(写出一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用排水法收集O2用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何时停止收集O2?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时候;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用C装置收集CO2时,导管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排尽瓶内空气(或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B.水的沸腾C.纸张燃烧D.食物腐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了有效、安全地收集到气体,我们不得不重视气体的溶解性、密度以及毒性等要素.现要收集气体一瓶NO气体,已知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难溶于水,但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应选用下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浓盐酸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溶液的pH变小B.溶液的酸性增强
C.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溶液的质量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四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放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因发生物理变化而增加的是(  )
A.浓盐酸B.生石灰C.浓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Fe→Fe2O3→Ca(OH)2→BaCl2→Na2CO3→出口.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8种.
(2)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二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正确的基本操作如图甲所示,可保证将液体滴入试管
B.按图乙所示进行过滤操作,玻璃棒的倾斜角度不合适,很可能使液体外漏
C.如图丙所示,浓硫酸使白纸、木筷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纸和木筷中的水
D.图丁所示的三次读数,a为俯视,b读数方法正确,c的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4份不同质量的黄铜样品,分别加入50克稀硫酸,结果如表
实验序号1234
加入样品的质量/克10203040
稀硫酸的质量/克50505050
生成H的质量/克0.20.40.5M
(1)哪几次反应中硫酸有剩余1、2.
(2)如表中M的数值0.5.
(3)计算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4)计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