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下列实验对应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实验内容 | 操作或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 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 黑色固体是Fe3O4 |
B | 将氧化铜与碳粉混合高温加热 | 有红色物质生成 | 说明碳有还原性 |
C | 探究酸和碱的性质测定溶液pH时 | 用湿润的pH试纸,试纸变蓝 | 溶液显酸性 |
D |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 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 分子间有间隔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图A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任写一种)
②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小明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从_____端进入(填“a“或“b”)。
(2)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的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称量时,应称取_____g食盐
②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mL,则须量取_____mL水;如果有10mL、50mL和100mL的量简,最好选取_____mL的量筒。
③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
④如果所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大于1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
A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所用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C 称量时左托盘放砝码,右托盘放氯化钠(lg以下用游码)
D 未溶解充分就转移到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 镁+氧气氧化镁
C. 碳酸→水+二氧化碳
D. 铁+稀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为了除去物质中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其中选用正确的是( )
A. CaCO3中少量CaO (稀HCl)
B. CO中少量的CO2[Ca(OH)2]
C. CO2中少量水蒸气 (固体NaOH)
D. 铁粉中少量铜粉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积土成山 C. 滴水成冰 D. 百炼成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6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实现了地下交通的新突破。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性。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 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生铁。合金跟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的变化(填一条物理性质即可)。
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
(4)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___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____构成。
(5)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哪种化学性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活性炭净水
C. 煤制煤气 D. 干冰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生活中常遇见铜制品生锈的情况.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
④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进行实验1)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按上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停止加热. |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加热铜锈生成的物质有__;铜锈由___元素组成;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
③冷却后,向试管中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稍加热. |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
探究活动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进行实验2)
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论 | 实验反思 |
实验1 | 在干燥环境中,铜不易生锈. | (1)实验2和3中使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是___. (2)如果要证明铜生锈的快慢是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内容是___. | |
实验2 | ___. | ||
实验3 | ___. | ||
实验4 | 铜生锈的条件是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