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甲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二氧化碳在实验生活中可用于 (填写用途).
(2)乙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 接触③ 的结论.
(3)丙实验:A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说明 (分子性质).
(4)丁实验: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性质,既要考虑物理性质,又要考虑化学性质;
(2)通过控制变量来得出燃烧的必要条件,缺少一个条件,可燃物就不能燃烧;
(3)根据氨气分子不断的运动,和酚酞试液接触,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分析;
(4)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逸出质量会减轻,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碱性分析.
【解答】解:(1)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和 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灭火;故填: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2)通过该实验对比薄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及两处白磷的燃烧情况可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 着火点的结论;故填:氧气(O2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3)氨气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形成氨水,显碱性,因此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红; 分子不断地运动;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逸出质量会减轻,因此天平会失去平衡,恰好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种类一定不变,只是重写组合;②原子数目,一定不变;③分子种类,一定变,优惠产生新的分子;④分子数目,可能变;⑤元素种类,一定不变;⑥物质种类,一定变,会产生新的物质;故不变的是①②⑤;
故填:符合; ①②⑤.
【点评】此题主要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对实验的分析判断,难度不大,把握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通常状况下,不能用于鉴别氢气和氧气的方法是( )
A.分别吹肥皂泡 B.分别用带火星木条伸入气体
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接触气体 D.分别观察颜色、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氧气的三态变化﹣﹣氧分子的大小和间隔发生了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地壳中富含氧、硅、铝、铁、钙等元素.结合如图回答: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其离子的符号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能形成一种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