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常用如图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写出检验b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硫酸铜溶液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支试管最终产生O2的质量相同
②A试管中硫酸铜质量减少
③A试管比B试管产生的氧气多
④A试管比B试管产生O2的速率快
⑤完全反应后A试管中比B试管中的水多
⑥A试管中硫酸铜质量不变
A.①③⑤ B.①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西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思然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使铜丝和氧气反应,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然后停止加热,将剩余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加热过程中,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_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实验中思然同学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21mL |
上述表格中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速度过快;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铜丝量太少
(4)上述实验中常用加热铜丝或铜粉与氧气反应,而不选择铜块或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_____来加快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西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时可以缓慢地分解出氧气,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在a、b两支试管里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氯酸钾,向a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下列能正确表示两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图像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科研团队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
①金刚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铁—FeCl3 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白色固体,B和F是黑色固体,G和H是无色液体,E在D中燃烧的现象非常剧烈,火星四射;B在反应③中作催化剂;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E_____;G_______;
(2)写出物质F的符号_______;
(3)写出上述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写出上述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物质B在该反应中_______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朔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