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为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1。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人体的组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B. 人体内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
C. 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D. 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庆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 N(NO2)3属于氧化物
D.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Cu2+、H+、SO42-、Cl- B. K+、Ca2+、OH-、CO32-
C. K+、Na+、Cl-、NO3- D. Na+、H+、HCO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红磷 B. 铁丝 C. 木炭 D. 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丁青县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下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品名 | 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 |
配料 |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 |
保质期 | 18个月 |
注意 | 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 |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_____。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石蕊溶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_____;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_____,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丁青县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
A. FeCl3、Na2SO4、NaOH、AgNO3
B. CaCO3、Na2CO3、K2CO3、BaCl2
C. NaOH、KNO3、CuSO4、NaNO3
D. BaCl2、CuSO4、MgCl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联盟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有些化学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可以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小周将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各10克混合,并用灵敏温度计测定同一室温下溶液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实验装置放置于隔热良好的环境),记录数据见下表。
编号 | 稀硫酸(%) | NaOH溶液(%) | 温度变化/.C |
1 | 9.8 | 4.0 | 3.8 |
2 | 9.8 | 8.0 | 7.6 |
3 | 19.6 | 16.0 | 15.2 |
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1)编号1实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2)求编号3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小周在没有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也完成了实验,小周判断的依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宜州石别镇清潭初级中学2019 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兴趣小组取2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