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实验室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获得氧气 【解析】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实验室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获得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核内有20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电子

C 【解析】 试题A、由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对微观粒子的一些认识,请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____)

(2)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____)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____)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

(5)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____)

(6)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____)

(7)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____)

√×√××√× 【解析】 ⑴如N原子和O原子可以构成NO分子,正确; ⑵分子的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体积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原子个数,还取决于原子体积的大小,错误; ⑶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来说,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即无新分子产生,正确; ⑷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错误; ⑸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⑹原子在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C. 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 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C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操作错误;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故操作正确;D、蒸发皿、试管能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操作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盐酸挥发 B.试管破碎 C.石蜡燃烧 D.胆矾研碎

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盐酸挥发、试管破碎、胆矾研碎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石蜡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题 题型:多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C 【解析】 A、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A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本身不具有可燃性,故B说法错误;C、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不是微溶于水,所以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说法错误,故C说法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解析】 A、红磷足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使实验结论精确,所以A正确; B、若装置漏气时,氧气耗尽,空气及时补充,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故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以B正确. C、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所以C正确; 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少于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有( )

A. 实验时红磷的量不足

B. 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C. 红磷熄灭后没等集气瓶冷却就立刻打开弹簧夹

D. 实验时使用的红磷过量

AC 【解析】 A、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此项正确;B、实验时插入燃烧匙的速度太慢,集气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则最后进入的水会大于,此项错误;C、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进入装置内的水会减少,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此项正确;D、实验室使用的红磷过量,可以把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五) 题型:单选题

质量均为 x 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 100g 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的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曲线表示锌的反应图象

B. 当 x<5.6 g 时,两种金属都反应完,酸过量

C. 当 5.6 g<x<6.5 g 时,和铁反应的稀硫酸过量

D. x 可能大于 6.5 g

B 【解析】 A、a曲线生成的氢气少,所以a是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故A错误; B、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所以当x<5.6g时,两种金属都反应完,酸过量,故B正确;C、当5.6g<x<6.5g时,和铁反应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故C错误;D、x大于6.5g时,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D错误。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