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他是对CO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CO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该过程可以表示为CO?COad,O2?2Oad,COad+Oad→CO2.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ad不是同种物质
B.该反应中,CO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以反应原理可以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使CO的排放量减少
D.从反应效果看,CO与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

分析 根据信息: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说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无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成二氧化碳.

解答 解:A、CO?COad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无化学变化,即CO与COad为同种物质,A错误;
B、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成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CO?COad,O2?2Oad,COad+Oad→CO2该过程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C正确;
D、CO?COad,O2?2Oad,COad+Oad→CO2该过程无反应条件,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题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中要紧扣题目信息,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为16%,则蒸发掉水的质量为(  )
A.50克B.5克C.80克D.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0g制取氧气,反应前测得二氧化锰占混合物总质量的22.6%,反应一段时间后,又测得二氧化锰占反应后固体混合物总原量的25%.
求:(1)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此时分解的氯酸钾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Cu-Zn合金外观类似黄金.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Cu-Zn合金粉末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1010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100200200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3.527
计算:
( 1 )金属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
( 2 )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造成思维迟钝.结合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B.碘离子核外电子数为54
C.碘是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D.碘原子内中子数约为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为了测定某石化厂的废液中硫酸的含量,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g废液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ml)36.4ml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废液中的其他成分不与NaOH溶液反应),求:
①36.4ml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原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酸碱反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盐酸,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3HCl=AlCl3+3H2O.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与有机酸作用产生了CO2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食醋(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3)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液,浸泡水果5~6天即可除去涩味.
(4)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下表所列的生活用品AC(选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物质ABCD
肥皂水食醋牙膏食盐水
pH103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颜色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D.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县农业技术员在做土地调查时发现,喜耕田的承包地土壤呈酸性,建议他用熟石灰改良.喜耕田在向地里抛撒熟石灰时,小明和小旭发现熟石灰有部分呈块状,认为熟石灰已变质.于是他们取来一些样品,分别做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滴加稀盐酸,试管内有气泡产生.于是小明断定熟石灰已变质.
(2)小旭也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入少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滤液变成红色.于是小旭断定熟石灰没有变质.
(3)小明的实验所依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而小旭的结论依据是样品中仍然存在氢氧化钙.
(4)根据小明和小旭的实验及结论,你的结论是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