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t2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3)物质b中含有少量的a时,可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b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t1时,向盛有10g C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60g溶液。若要增大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t1时,a物质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 75 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 bac 降温并加溶质C

【解析】

1P点的含义是: t1时,a物质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克;

2t2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对多溶解50ga物质;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对多溶解25g,形成溶液的质量是25g+50g=75g

3)物质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物质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物质b中含有少量的a时,可用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方法提纯b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ab溶液都会析出 固体,但a析出的固体多,b析出的固体少,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c不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所以降温后所得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bac

5t1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向盛有10g C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60g溶液,此时已经是饱和溶液。若要增大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提高溶解度,然后加入溶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为绿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C为无色液体,D为无色气体,是动植物呼吸气体中的一种。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E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③,其名称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乙醇是有机物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2H6O

1)乙醇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3C2H6O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操作图中的现象,不能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_____(填化学式)。

2ABCD表示四种物质中,在高温条件下,AB反应生成CD,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后,生成C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应为_____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BC属于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 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______________g,需要量取水 _____________mL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4)图A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药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家利用电解水实验(如A图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写出该实验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实验中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时(如B图所示),请你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原计划配制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操作③使用玻璃捧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可利用(如C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化学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同学经过讨论比较C图的①、②两个装置,认为装置①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J均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F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

4A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的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A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NO32CuNO32,为处理水体污染并回收金属,某学习小组取样后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锌,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向固体A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滤液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滤液B中含有哪些成分?

甲同学猜想:含有MgNO32

乙同学猜想:含有MgNO32ZnNO32两种溶质

丙同学猜想:含有CuNO32MgNO32ZnNO32三种溶质

(表达与交流)写出废水中加入锌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固体A的成分是_____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_____

(实验探究)再取滤液B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则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总结与归纳)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在考虑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液的成分时,不但要考虑不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溶液,还要考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