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烧水的锅炉内形成水垢的原因是( )

A. 水中含有大量的不溶性杂质 B. 该地区的水是软水

C. 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D. 该地区的水是硬水

CD 【解析】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所以烧水的锅炉内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硬水。故选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②________,④________。

(2)使用仪器①③④⑤⑦⑩,可以做制取__________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气体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除使用仪器②⑥外,还需要使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时,证明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锥形瓶酒精灯氧气(或O2)2KClO32KCl +3O2↑分解没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或刚冒出气泡时就开始收集或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的水没有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或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等合理即可)⑤⑨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反之则不满 【解析】 (1)实验仪器名称1-6依次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们知道碳单质(如木炭)燃烧有两种形式:①C+O2 CO2②2C+O2 2CO

(1)根据①要生成CO2,此时m(C):m(O2)≤3:8;根据②要生成CO,m(C):m(O2)________ 3:4.

(2)当3:8< m(C):m(O2)<3:4时,生成物是________.

(3)下面数轴上的点表示m(C):m(O2)的比值,请你在m(C):m(O2)的三个区间处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产物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或等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 【解析】 C+O2CO2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3:8;2C+O22CO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4:32=3:4,所以当m(C):m(O2)≤3:8时,氧气充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m(C):m(O2)≥3:4时,氧气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当3:8<m(C):m(O2)<3:4时既产生一氧化碳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过滤是初中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之一.下列关于过滤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B 【解析】 A、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故A正确;B、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以防液体顺着滤纸与漏斗间的空隙流下,过滤不彻底,故B错误;C、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戳破滤纸,故C正确;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D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探秘水世界第2周周周清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________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是__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等.

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氧碳氢氮 【解析】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生物体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探秘水世界第2周周周清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兰学习了水的组成后,形成了如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水中最小的微粒是氢原子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电解水时,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B 【解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用其它的方法还能再分,原子不是水中最小的微粒,故B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说法正确;D、水电解是水分子再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D说法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混合物不能由一种元素组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

不对 【解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臭氧O3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气体,它能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臭氧是一种单质 B. 臭氧O3和氧气O2性质相同

C. 我们要保护地球上空的臭氧层 D. 每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B 【解析】 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子种类的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臭氧层的作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释进行解答。 A、根据臭氧的化学式O3可知,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B、臭氧(O3)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氧气(O2)是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臭氧O3和氧气O2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我们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体积扩大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个数增多

C 【解析】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