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左圈中的转化均为分解反应,右圈中的转化均为化合反应.D和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A常用来与硫黄混合刷在树干底部,防冻伤并杀虫卵.
请回的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CaCO3
(2)写出H→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F+D→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分析 根据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所以A就是氢氧化钙,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H和E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H是过氧化氢,E是水,E和H分解反应都会生成G,所以G就是氧气,后面圈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会生成F和I,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F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I就是一氧化碳,D就是碳,B就是碳酸钙,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常用来中和土壤的酸性,所以A就是氢氧化钙,组成化合物E和H的元素种类相同,H和E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H是过氧化氢,E是水,E和H分解反应都会生成G,所以G就是氧气,后面圈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D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会生成F和I,组成化合物F和I的元素种类也相同,F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F就是二氧化碳,I就是一氧化碳,D就是碳,B就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是CaCO3
(2)H→G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F+D→I的反应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故答案为:(1)CaCO3
(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D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反应③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H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该种“绿色能源”的优点是无污染(答一点即可).
(2)C的化学式是CO2,反应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光,固态的C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是降温(答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处贴上的卡片是H2SO4,则C处贴上的卡片是CuSO4(写卡片中的化学式).Fe与该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2)B处卡片中的物质属于碱(选填“酸”、“碱”或“盐”).
(3)你认为下列物质中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①(填序号).
①NaOH         ②NaCl            ③Ag            ④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B.
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一定量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
Ⅰ.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烧碱、氢气和氯气,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Ⅱ.可以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
Ⅲ.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a(OH)2↓+2NaCl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待测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
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
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
(2)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应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9.8mL.
【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
乙组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镁已经过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5)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Mg(OH)2(填化学式).
(6)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试管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通入一氧化碳气体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O.
(2)小苏打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NaHCO3+HCl═NaCl+H2O+CO2↑;小苏打的用途有(举一例):用作食品发酵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Ba2+、NO3-、NH4+B.H+、K+、CO32-C.Ca2+、CO32-、Cl-D.OH-、Na+、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三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按装置一所示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有二氧化碳生成.小雨认为事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就能成功,他的理由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鑫认为实验仍然无法达到目的,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用装置二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15mL9mL
15%
装置二和装置三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体压力利于控制活塞推进或控制气体压强有利于充分反应,但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三(填“装置二”或“装置三”)更合理,理由是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红磷,使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应.
(3)若用实验装置二,测量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2点:红磷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4)用实验装置乙进行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向集气瓶内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立刻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什么原因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呢?你的猜测是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它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牛奶B.植物油C.食盐D.碳酸钙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