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B.浓盐酸挥发C.过滤液体D.酸碱中和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水的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浓盐酸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过滤液体是将其中的不溶性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碘升华成紫色蒸气,反应方程式为2Al+3I2=2AlI3;则水的作用是(  )
A.氧化作用B.提供热量C.还原作用D.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理由是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酚酞试液变红色.
(2)小红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小玉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密封存放干燥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汞原子,如图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氧化汞分子分解成了氧原子和汞原子;
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 如图是合肥市天鹅湖边矗立的“鱼水情”雕塑.雕塑高18米,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雕塑以火红色调为主,体现合肥“双拥模范城”军民鱼水情深.
(1)不锈钢属于BD(填序号);
A.纯净物    B.金属材枓   C.合成材料  D.合金
(2)铁合金能与稀盐酸反应,写出其中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
(3)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有: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X是CO2,Y是KOH溶液B.X是O2,Y是稀硫酸
C.X是H2,Y是H2SO4溶液D.X是CO,Y是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同学开始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12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取剩余液体为5ml,那么他所倒出液体体积为(  )
A.大于7mlB.小于7mlC.等于7ml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科学常见的H2或O2气体(填写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写出利用该装置制得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K2SO4、KCl、KN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K+、SO42-、Cl-、NO3-,已知其中K+、SO42-、NO3-的个数比为8:1:2,则溶液中K2SO4、KCl、KNO3的“分子”个数比为(  )
A.1:1:1B.1:4:2C.1:2:4D.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