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I.蚁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为测量蚁酸溶液的酸碱度可用C;
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    C.pH试纸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I:该气体是CO2; 猜想II:该气体是CO;
他们将蚁酸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刚开始通入一会气体的目的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若猜想II成立,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反思评价]
①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②小明经过思考后发现从蚁酸的化学式即可确定出蚁酸分解的两种氧化物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他的依据为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

分析 [实验探究](1)根据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水的组成分析蚁酸中含有的元素;
(3)①根据蚁酸的组成元素分析生成气体;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虑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据此分析判断;
③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装置B的作用;
④根据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铁,分析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
⑤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反思评价]①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分析处理尾气的方法;
②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根据蚁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①由于蚁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一种生成物是水,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所以小敏提出的猜想Ⅱ:该气体是CO;
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证明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则猜想Ⅰ不成立,若猜想Ⅱ成立,刚开始通入一会气体的目的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
④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铁,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反思评价]
①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处理方法是: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②小明经过思考后发现从蚁酸的化学式即可确定出蚁酸分解的两种氧化物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他的依据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1)红;(2)H、O;
(3)①CO;②不成立;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③干燥CO气体;④红色粉末逐渐变黑;⑤CO2+Ca(OH)2═CaCO3↓+H2O;
[反思评价]①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察,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实验装置的特点和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氢能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在我国已研制成功,以乙醇(C2H6O)为燃料汽车已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也有部分汽车改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
(1)用乙醇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的优点是节约能源,污染少.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3)目前氢能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其主要原因有A.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成本低
(4)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太阳能(填一中)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稀H2SO4至过量,如图可表示溶液导电性实验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控制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植树造林,因为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_{叶绿体}^{光能}$葡萄糖+6O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如果要合成90g葡萄糖,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B.氯化钙C.金刚石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上升明显,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①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与铁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反应时的温度;②氧气的含量;③水溶液不能导电.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2所示的装置,编号为Ⅰ、Ⅱ,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装置Ⅰ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Ⅱ放入40℃恒温环境中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形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Ⅰ>Ⅱ锈蚀的速率Ⅰ<Ⅱ;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铁的锈蚀速度越快
②氧气含量 
在相同温度下,装置Ⅰ集气瓶中加入氧气加入10mL乙醇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形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Ⅰ>Ⅱ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在相同温度下,装置Ⅰ集气瓶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装置Ⅱ集气瓶中加入10mL乙醇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形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Ⅰ<Ⅱ 
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锈蚀的速率加快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才能被腐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到了夏天太阳镜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常用的保护工具,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Ag+,铜制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2(OH)2CO3],标出铜绿中氢氧根的化合价Cu2($\stackrel{-1}{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在的人们对大气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局对大气质量也有一定的标准,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炼铜厂附近测定周围环境中SO2的含量,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环保标准来判断污染等级.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的SO2最高质量分数限值
SO2最高质量分数限值(单位:mg/m3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0.150.500.70
①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你将会看到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二氧化硫与碘水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向试管中加入2.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0127%的碘水(此时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注:单向阀原理说明:当注射器推活塞时,①关闭,②打开;当注射器拉活塞时,①打开,②关闭.)
(3)研究性学习小组使用如上实验装置和溶液A,测量某地空气中的SO2含量(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为240次(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计算该地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地SO2含量的标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